干貨分享隧道窯里發酵沼氣,垃圾變廢為寶
德國新能源中國推廣垃圾處理技術,回收利用率可達到99%
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垃圾處理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一直存在。在公眾聚焦環保行業的大背景下,近日在中德生態園舉行的“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青島)Workshop”主題活動落幕。在中國,主要的垃圾處理還是以傳統的粗放式的焚燒和掩埋為主的處理方式,這種垃圾處理方式會產生比較多的副作用,對大氣和水資源造成威脅。但是“隧道窯干式厭氧發酵技術”成為本次生活垃圾處理的明星,有望成為打破“垃圾圍城”瓶頸的新突破口。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99%
記者了解到,隧道窯和燒瓷并沒有太大關系,而是一種全新的垃圾處理技術,“隧道窯干式發酵技術主要是針對有機廢物、城市綠化垃圾以及剩余垃圾有機部分的可持續隧道干式發酵方法,核心部件是隧道窖,窖內的槳式攪拌器緩慢旋轉,確保發酵物的 佳混合,同時,基板經熱水加熱器加熱,使發酵罐內始終處于55℃左右的 佳發酵溫度。”擁有20年垃圾處理經驗的歐洲專家Micha el Krismer分享了垃圾處理領域的 新動態與市場前景,他介紹說,在經過20多天的高溫發酵后,沼氣會不斷產生并被收集,用來實現集中供熱、供電和家用以及汽車用的天然氣能源,沼渣則被加工成高質量的固體有機肥,而沼液則作為流質農業有機肥。“經過處理后,原來的垃圾處理回收利用率達到了99%。”
在現場出席活動的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能將歐洲的 垃圾處理技術復制到本土,“垃圾圍城”的狀態將會得到改觀。
設備內體終身免維護
據Micha el Krismer介紹,在德國奧古斯堡的項目,每年能夠處理生活垃圾550000噸/年,而每年產生的農用優質有機液肥14000噸;優質固肥12000噸,每年產生沼氣5400000立方米,這相當于,3000戶居民的年熱能需求,或3700戶的年電力需求或3000輛天然氣汽車的CNG消耗。在窯內,轉頭部分可以產生超過700輛法拉利的馬力,從而攪動窯內巨量的垃圾,而罐體內的設備也是終身免維護。“設備的核心其實很簡單,從外觀看就是一個巨大的罐體,上面覆蓋有專門儲存沼氣的一層輕質材料。在奧地利和德國以及部分歐洲國家,隧道窯干式發酵技術已經完全普及,通過這種巨大的罐體的高溫發酵后能把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轉化成土壤的有機肥料和各種工業和民用的天然氣,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德國聯合新能源的總經理姜鵬告訴記者,“隧道窯干式厭氧發酵技術”是德國聯合新能源集團在國內推廣的重點。并且已得到國內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等幾大設計院的認可和關注,并著力推廣此技術在國內的落地和應用。“隧道窯干式厭氧發酵技術,是目前可以高效處理成分復雜的生活垃圾中有機部分的生物沼氣技術。”
歡迎分享:
- 上一篇:淺談回轉窯復合內襯預制件的研制與應用
- 下一篇:分享托輥網帶爐的用途及特點